揽山水之幽 得人文之胜 文旅融合激活山区发展新动能

2024-07-26 19:22:25.0      来源:乐清日报

“没想到龙西除了山水美景和铁皮石斛,还与‘北大之父’蔡元培有着这样一段不解之缘。”昨日,参观过位于龙西乡砩头村的“龙溜山门”后,市民陈先生由衷感叹道。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蔡元培夫妇、李书华等六人同游雁荡山,听闻龙西景物森罗,有石皆奇,无峰不胜,便前来游览,并提笔留有《游六记》。蔡元培夫妇离开龙西后,对龙西的风土人情甚是牵挂,曾捐出一笔钱款给当时的乐清县府,用于建设“游六亭”,但因战事,这个心愿未能实现。

2022年初,龙西乡党委政府获悉蔡元培先生曾游龙西之事,开展了大范围的资料搜集和历史印证,最终确定相关情况后,在先生游览过的散水崖入口处全木打造了六角“游六亭”,并将先生手书的“游六亭”三字悬于亭上。随后,龙西乡融合当地特色,在先生走过的路两旁设置石斛爱心拱门、散水崖名人故事石墙等“微景观”,打造富有龙西特色的“元培路”,了却前贤遗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龙西乡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一桥一门一廊”和“一路一像一林”打造,在挖掘、造景的基础上讲好“龙西故事”,最大程度还原蔡元培游龙西的历史场景,实现红色故事“连点成线”。

“龙溜山门”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古木沧桑的“龙溜山门”景点,记者看到,石门入口处有一块标有“游六记”的巨石,石上刻有蔡元培先生关于龙溜景色的描述。拾阶而上,211厘米宽的石阶上刻有“211”字样,每往上走十余步,路旁的石墩上便会出现浙大、复旦、南开等名校校训。行至“龙溜山门”前,有一处刻有985标志的瞭望台,放眼望去,满山翠绿尽收眼底。穿门而过沿石阶再往上走,即可观赏到蔡元培先生笔下“龙溜之水有旋涡,掷大石于中,旋转而下”的“龙溜”奇观。一路走来,山水相融,文旅相汇,别有一番趣味。

“龙溜山门”所在的砩头村“一肩挑”干部叶宇平告诉记者,经过打造的“龙溜山门”步步皆故事,将这些美好寓意融入到蔡元培先生走过的这条路上,为得就是给广大学子带来祝福,吸引更多游客到龙西来“走元培路、赏游六亭、游龙溜山、尝元培餐”,为老区发展带来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龙西乡积极发动村民能动性,通过乡贤出资、村民出力的方式,“以工代赈”推动项目建设,并在“元培旅游环线”上巧妙融入石斛瀑布等创收元素,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元培旅游环线”仅是龙西乡文旅融合激活山区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在上山村写生基地旁的“初心公园”里,有一堵20余米长的石墙,上面刻着一枚金色的党徽和九个鲜红隶字——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

18年前的云娜台风中,18名村民被翻滚而下的泥石流掩埋遇难,数十间民房及中小学校舍被冲毁。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两次到该村指导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并嘱咐“把温暖送到群众心中”。

如今,村民们将泥石流发生地所拦截的石头搬运下山,精心砌造了这堵“关怀墙”。石墙上每一个要素和数字,都有着特殊的含义。关怀墙总宽20.04米,中宽8米凸出13厘米,寓意2004年8月13日泥石流灾害日;党徽直径88厘米,寓意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寓意深厚的关怀墙成为了龙西以文塑旅的红色地标,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参观。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龙西乡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乡还将继续深耕当地红色文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助推山老区文旅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理想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数智中国观点:如有违规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