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平县:“三下乡”寻红色根 军士生铸爱国魂

2024-07-17 17:27:04.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更多大学生走进基层、了解基层。7月11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军士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赴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试验区开展“三下乡”活动。走进乡村,感受人文与自然,让红色文化与科技共同推进,让关爱与信任携手并进。

讲解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述藏书楼的历史(本文图片由杜政刚提供)

寻访革命历史,回顾峥嵘岁月。在庄里试验区,高耸秀丽的锦屏山下、石川河旁,1920年胡景翼将军在这里创建立诚中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走进立诚中学,在东西方风格交融的建筑中,古朴典雅的藏书楼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屹立在校园中央。这座藏书楼作为富平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基地,现如今成为对师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阵地。走进藏书楼,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段段革命故事,立诚中学百年风雨历程历历在目。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团队成员们认真耐心地倾听这座学校的历史故事,感受它历经百年的文化底蕴,“挖掘”它赋予当代青年的精神内涵。

解说员为团队成员讲述富平历史故事

追寻红色足迹,凝铸信念之基。“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来到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依次参观了纪念碑、纪念广场、陈列馆。走进陈列馆,解说员通过红军进驻富平、军民鱼水情深、庄里镇抗日誓师、浴血抗战照丹青、解放西北建功勋5个单元全面讲解了120师抗战的全过程。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地,对铭记抗战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和抗战精神,建设新时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解说员慷慨激昂的讲解下,无形中团队成员似乎肩上背负了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的使命。

拜访抗战老兵,赓续红色血脉。“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还拜访了庄里试验区老兵王忠贵。1948年,年仅13岁的王忠贵参军入伍,隶属西北野战军5045部队炮兵十五师第9师改为炮兵第十五师八团一营通讯连,曾任陆军炮兵通讯排排长。在解放战争中,王忠贵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4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退伍还乡,定居庄里试验区元陵村二组。团队谈话过程中发现了老兵二尺八的拐杖上刻满了爱国爱党的文字,二尺八的拐杖描绘出一位在沧桑岁月里仍有着博大情怀的老兵。临走前,王忠贵告诫团队成员们:“年轻人就要多干实事,多为国家作贡献。”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军士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教育团队在参观各个红色文化纪念馆、慰问抗战老兵的同时,还向庄里试验区居民科普了“禁毒防艾”和医疗救护相关知识,进行了乡风文明的宣传。旨在构建良好的校地交流,更好地向大众科普知识盲区,让青年与群众在双向奔赴中传递温暖与希望,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杜政刚)

声明:本文为资讯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