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白竺乡山水孕育出的纯朴农民儿子,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走出大山,入伍参战,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锤炼自我。退伍后,他又回到大山,秉承一颗退伍军人的赤子之心,积极投身建设家乡、奉献公益、宣传红色教育等事业中。他就是陈绍海,湘东区白竺乡沙坪村人,曾荣获江西省复员退役军人自主创业再立新功先进个人、江西省模范退役军人、萍乡市扶贫助学先进个人、
老兵精神激励后人
“这张照片就是展示我们当时上战场的情形……”“这块是荣誉代表,是参战以后荣获三等功的……”“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天起,我这辈子就注定和国防紧紧相连。”在白竺乡沙坪村“老兵之家”,陈绍海满怀激情地讲述在部队当兵的经历,细致地讲解着馆内每件物品背后的故事。、
走进馆内,一件旧军服、一个旧水壶、一台旧电话机、一张张发黄的战报、一幅幅珍贵的旧照片……都是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
知史才能爱党爱国,信仰不能缺失,红色基因要代代相传。老兵之家红色教育展览馆的建成,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对社会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崇尚英雄、爱国拥军方面的教育起到了有效的引导作用。
“上战场前,我们每一位战友都有过约定,仗打完后,活着的人要为战友照顾一下家人,我们活下来的老兵,有责任、有义务,多去照看一下烈士父母。”退伍回来的陈绍海一直铭记着这个承诺,力所能及的照顾烈士亲人,他数年如一日地悉心照顾烈士战友沈相才的独居老母亲梁绍兰,让他们一家非常感动。“我的小孩每次从外面回来,不管多忙,都一定会和我一起去看望一下他们。”陈绍海欣慰地说。
一声承诺,一生承诺,陈绍海始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家庭成员,这个小家庭也凝聚起了强大的正能量,共同担当起了照顾烈士家属的责任,有力地弘扬着正气正义与英雄精神。
热心公益无私奉献
2018年,陈绍海和他的家人一同创办了“陈氏精英育才教育基金”,教育基金总共50余万元,为期10年,每年不少于5万元的捐助金用于奖励年度优秀的教师和学生,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奋发向上,鼓励学生勤学善思、求真力行,做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每次学校组织孩子们来展览馆进行学习,陈绍海都格外高兴。临走时他还会送给他们一本与国防教育有关的书籍。“我现在有能力、有机会,就想尽力去为国防教育做一些事情。”书籍的赠予,教育的传承,陈绍海一直走在教育宣讲的第一线,将创立的基金用于国防教育与公益事业上。
陈绍海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从八十年代初期把全部收入用来为沙坪村改造5公里长的低压线路,到购买近万元的内燃机风暴设备赠送给原龙台乡养路队,方便山区公路养护;从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环境改造过程中,捐赠价值6万余元的苗木、路灯、名贵树木等,再到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捐款捐物7万余元……三十多年来,他捐资助学、建桥修路、扶贫助老等共计捐款100余万元。
陈绍海用满腔的热血温暖着山区的孩子们,他助人为乐的善举早已在白竺乡广为人知,成为了山区孩子们心里最亲切的“陈伯伯”。
陈绍海说:“我虽然是农村人,但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感恩社会、回馈社会,为弘扬正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陈绍海无时无刻不用自己的信念、执着和赤诚履行着军人天职,秉承对党忠诚、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家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萍乡市湘东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