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之春,由四川锐立文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基于Bookkeeper无水液相氧化镁脱酸保护技术的自动喷涂纸张脱酸设备RL-HM02,在中国国家档案局完成安装调试和验收,将正式开机运用。
“这次是为‘国’字号开机,值得特别纪念。”锐立全体人员倍感自豪。
结缘十年,成就此刻。中国国家档案局对关键技术设备的采购和运用,郑重而审慎,源自严谨、详实的实验和数据,以及长时间、大范围的检验和论证——
早在2015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就采用锐立文保拥有的世界领先Bookkeeper脱酸技术,对馆藏1.6万页珍贵民国档案进行了脱酸保护。2021年,对1599张跟踪样本进行了第三次脱酸保护效果复检,采集数据结果显示,其pH均值依然保持在8.0以上,脱酸保护效果良好、稳定。锐立技术引起中国国家档案局特别关注。
2017年,北京市档案馆联合北京联合大学、复旦大学和四川锐立文物保护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了国家档案局《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酸化现状及脱酸研究》课题项目。锐立成为文保行业唯一受邀加入此一重要项目的代表,与上述机构,就综合档案馆纸质档案酸化状况、纸质档案脱酸质量等课题全面展开调研、实验、评估工作。
2021年9月,国家档案局组织验收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审定和验收。专家组认为:项目科学客观地反映了目前综合性案馆纸质档案酸化状况,为档案部门开展脱酸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持;项目选择目前纸质文献脱酸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脱酸剂,对其脱酸效果分别进行实验研究、综合评估,为档案部门选择合适的脱酸剂提供了参考;课题组形成的《纸质档案脱酸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具有可操作性,对纸质档案脱酸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提出“建议加强成果推广应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课题组选择的四种代表性脱酸剂之一,锐立文保拥有的、自诞生以来引领世界同行40余年的Bookkeeper脱酸技术,在课题项目的各项实验中表现出公认的安全、成熟、高效的突出性能,独树一帜。
这种卓越性,在与中国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北京市档案馆等众多机构合作开展的一系列档案文献脱酸应用中,一次次得到印证,赢得一致口碑,奠定行业地位。
锐立技术,时光可鉴。中国国家档案馆对锐立脱酸技术设备的采购、运用,是对其Bookkeeper脱酸技术成熟、安全性能的高度信任,对其自主研发成果的充分认可。
目前,基于Bookkeeper脱酸技术的自动喷涂纸张脱酸设备及大批量浸泡式脱酸设备已在国内外档案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军工部门等得以广泛运用,足见其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成熟性、稳定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最大程度实现档案文献完整保存,是文化永续传承之基本前提。众所周知,酸化问题是影响档案文献存续的最大主因,安全、高效解决问题惟有推广、应用先进脱酸技术,此为公认方案、当务之急。
据了解,多年来,锐立文保本着“与时间赛跑”之志,以更加完善的技术、更加优质的服务“复活”、“延寿”纸质文献,切实做到“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成为公司文化信仰与使命担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是负责对全国档案工作实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最高机构,选择采购、运用锐立文保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与技术护佑国之瑰宝,不仅是对锐立文保“硬实力”的高度认可,也是对锐立文保企业文化精神的珍贵回应,对我国档案文献的保护事业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