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孤独求证,他的科学发现终于得到了验证,摩擦同种物质竟能起电?这一被教科书长期否定的现象,被中国学者周江华执着求证了33年。2025年4月,他的研究成果终于在IEEE发表,而《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也印证了他的这一发现。
科学探索的起点,时间回溯到1992年秋,秦皇岛市的一名学者周江华,他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偶然发现:相同材料摩擦也能产生静电。这一发现当时完全超出了传统理论的理解范畴,他深感困惑但也备受鼓舞。
孤独的科研之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周江华成为了“孤独的怀疑者”,他埋头研究,从未停止对这一奇特现象的探索。2000年,他在《军械工程学院学报》上首度发表了对这一现象的理论解释,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同年,《秦皇岛晚报》发布《周江华:孤独的怀疑者》的文章,报道了他的发现和探索精神。2005年,北京电视台《科技全方位》节目也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周江华在家里浏览资料
理论体系的构建,周江华数十年如一日,只要有时间就投入研究。他基于实验现象,大胆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新认识论。2020-2025年间他在IOP和IEEE平台上发表了《21世纪物理学新理论体系》四篇系列论文(前三篇论文见第四篇的参考文献),系统阐述新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迟来的认可,尽管周江华的发现和理论在当时并未立即得到广泛认可,但他从未放弃。直到最近,《自然》杂志于2025年2月19日发表文章《Spontaneous ordering of identical materials into a triboelectric series》(译:相同材料自发有序成摩擦电系列),发表DOI:10.1038/s41586-024-08530-6,论文指出,实验表明相同材料的摩擦能产生静电,这与周江华33年前的发现不谋而合。这一发现终于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他激动地表示,这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肯定和鼓励,更是激励他继续探索科学的动力。
论文发表与未来展望,2025年4月24日,周江华在IEEE发表了题为:《物理学实验的一项重大新发现为21世纪物理学创造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防止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伟大世纪宣言”》新理论体系的第四篇论文。论文发表DOI: 10.1109/EECT64505.2025.10966956。EI收录号:20252018410785。
论文摘要节选:作者通过同一物质的摩擦产生相同电荷的重大新发现,为改革物理理论提出了重要建议,提出在粒子水平上对正负电荷的理解。基于对粒子正负电荷的新认识,建立了“21世纪物理学新理论体系”。新理论体系:揭示了粒子产生原因,揭示了原子产生原因,揭示物质之间万有引力和万有斥力本质,揭示宇宙中所有恒星和行星之间运动规律。提出利用行星间引斥力原理开发行星间快速巡航的放电航天器;推动人类从“地球文明”迈向“宇宙文明”永久和平的新时代!
在2025年5月24日秦皇岛日报和澎湃新闻对周江华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周江华的故事展示了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坚持,他的发现有望为物理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贡献。(李金钟、刘剑)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