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兰考县与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泡桐种质资源库

2024-08-27 15:34:46.0      来源:北国网

兰考,地处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曾经饱受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困扰。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人民广植泡桐树,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千顷澄碧”的希望。如今,泡桐已经成为兰考的绿色银行。目前,兰考县泡桐树达600多万棵,除满足本地需要外,每年还可向国家提供3万多立方米的桐材,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桐木生产基地。兰考泡桐加工制作的琵琶、古筝等乐器远销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让兰考成为享誉世界的泡桐之乡。

借助兰考泡桐资源,兰考县和河南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于2024年建成河南省内首家泡桐种质资源库,并作为在兰考县木铎湾乡村振兴示范区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泡桐种质资源库总面积290亩,其中包含280亩种植区和10亩展示区;通过对泡桐种子的收集、研究、实验,为泡桐的育种和栽培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达到不同品种泡桐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280亩种植区,分为泡桐品种示范区和泡桐种质保护区。泡桐品种示范区共种植兰考四倍体泡桐、白花四倍体泡桐、C22泡桐、豫桐1号泡桐、9501泡桐等品种6000余株,泡桐种质保护区现保存种质400余份。在10亩展示区,布局农桐间作文化景墙和雕塑小品,讲述泡桐在兰考种植的发展史,主要突出讲述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县干部群众栽植泡桐、治理风沙,从黄沙漫天、盐碱灾害到现在的绿树成荫、民族乐器、高档实木家具等泡桐产业成为兰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变化过程;在展示区还展示了全国泡桐品种及用途、科普“一棵树、一种精神、一个产业”的故事,泡桐在兰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个文化的延伸、一个产业的发展。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兰考县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翻天覆地的成就,泡桐功不可没。因此,在兰考县打造泡桐种质资源库,这个用于保存、科普、展览全国泡桐种质资源的“芯片库”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生态意义。(李辉 王娜 罗宇/图文)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