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企业馆)交流会上给出了答案

2025-01-15 17:39:16.0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如何实现“两翼齐飞”,成为科技界普遍关心的议题。1月14日,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企业馆)交流会在浙江杭州阿里云科普馆召开。来自政府部门、高校和部分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馆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企业如何发挥科普功能”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修订)通过,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科普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会上,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原副所长郑念研究员从科普法修订背景、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新旧法对比、重要突破和未来作用角度作了系统解读。

他认为,“在创新发展新阶段,企业需超越传统的GDP导向,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这需要企业技术支持和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氛围共同努力。”

对此,与会企业代表表示,科技企业自带“创新”底色,应当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热点词汇,但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做好新质生产力,科普不可缺位。“在当前3.0(新质生产力理论)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科普打造非常重要”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原部长杨文志说。

具体而言,他提出科普工作案例的重要性,“新质科普需要兼具创新性、互动性和科学性,科普案例通过特殊形式、渠道和策略,具有共情力、感染力和启示性,能够有效增强科普传播的实际效果。”

“科技场馆通过互动展示和参与式教育,能够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并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促进科学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浙江省科技馆展教部部长陆源作《如何发挥科普场馆的展教功能》分享。会上,她以“神奇的陀螺”和“水往高处流”等实验案例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了角动量守恒和毛细现象等科学原理。

分组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科普法》中涉及企业科普、科普企业相关内容的意见建议,新质生产力科普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针对省市科技馆服务企业馆的措施意见建议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浙江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指出科普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学习新科普法、创新科普方式和提升场馆功能等多维度努力,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让科普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