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敲边鼓”

2025-03-18 16:40:38.0     

在清代小说《官场现形记》第34回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个事还得你自己去,我们只能在旁边敲敲边鼓。”“敲边鼓”常用来形容只在旁边帮腔助势,而不是直接参与。当前,新一轮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由“起势”到“成势”,呈现出多点发力、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然而,值得警醒的是,在这样一种大的形势和背景下,也有个别的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敲边鼓”的现象。

“敲边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有的是消极畏难,不敢也不愿触碰深层次矛盾,对吹糠见米的改革抢着做,对动真格、难度大的改革绕道走。有的是无的放矢,改革措施与发展目标错位,与解决矛盾问题脱节,看似干得热火朝天,实际上是在“假沸”,结果空耗资源、无功劳碌。有的是贪图虚功,热衷于喊口号、摆花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没有多少实绩就大肆宣传、到处邀功。有的是推诿扯皮,逃避责任,上推下卸,为了仕途“打太极”,一有问题就“甩锅”,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若任由“敲边鼓”现象蔓延滋长,势必使改革任务陷入空转、改革部署难以落地。

全面深化改革,当奔着解决问题去。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只有真正解决问题才能让改革见到实效。“敲边鼓”是用形式代替落实,本质上是在回避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是奔着问题去、迎着矛盾上,还是讳疾忌医、装腔作势,其成效不言自明。奔着问题去,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撇开枝节抓根本,善于从繁杂问题中把握规律性、从苗头问题中发现倾向性、从偶然问题中揭示必然性,打鼓打在点上,吹笛吹在眼上,提高改革的精准度和穿透力。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发展环境和民生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让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改革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台前表态时掷地有声,担苦担难时悄然无声,既贻误事业发展,更损害民生福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真抓实干抓落实,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党员干部要聚焦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改革一线,是党员干部锤炼气魄、提升格局的练兵场,组织部门要树牢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突出培养大批思想上敢破冰、行动上敢突围的“改革派”干部,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注重在改革发展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真正把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猛士”“战士”和善于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的“闯将”“干将”选出来、用起来,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

全面深化改革,须爱护为众抱薪者。

为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众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鲁迅先生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描述了一个场景:战士死了,苍蝇发现了他的缺点和伤痕,营营地叫,以为比牺牲的战士更英雄,然而有缺点的战士始终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一些敢拼敢闯的干部,在啃“硬骨头”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误、招致非议,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组织部门要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清晰辨别故意和过失、因私和因公、违规和试错,在“可容”边界内鼓励创新、宽容失误;要落实好澄清正名制度,严肃处理诬告陷害、打击报复等行为,坚决打掉空言虚务、指手画脚者的上升空间,理直气壮地支持敢干事的干部,旗帜鲜明地鼓励敢创新的干部,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在全面深化改革浪潮里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宋磊,中共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