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南京新赛道大会成功举办!《中国新赛道体系发展报告2025》发布

2025-03-31 10:00:17.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赛道以技术突破为核心牵引,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聚变、焕新裂变生成的精锐代表。2025年3月30日,第四届中国(南京)新赛道大会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新赛道企业、投资机构和服务机构代表,南京市重点企业、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代表等参加。

长城战略咨询发布了《中国新赛道体系报告2025》,更新、完善“6D-MN”中国新赛道体系,聚焦、分析年度十大潜力新赛道,系统观察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十个城市新赛道表现,揭示赛道发展新态势新趋势。

独角兽企业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和潜在独角兽企业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以《AI+机器人赋能全球工业制造》、《赋能卫星,澎湃百业——商业航天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践》为题作主旨演讲,分享了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赛道前沿趋势。

前海方舟、先进激光所、帧观德芯、普瑞基准、华控智加等5家企业代表,围绕《解码“硬科技”企业的成长之路》主题进行了圆桌对话,探讨了硬科技企业发展和新赛道培育的关系。

大会以视频形式对南京近年来的新赛道培育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发布了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通信、细胞和基因技术、第三代半导体、数智信息、机器人、工业软件、低空经济(航空航天)8条重点新赛道。新港国家高新园发表了赛道宣言。

会议进行了省级标杆孵化器、市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授牌,南京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园区新赛道场景、“双高协同”联合倡议、“一赛道一基金”等发布和项目签约等活动。

会前还组织了“新赛道企业·中国(南京)智谷行”活动,促进了新赛道企业和南京市高新园区的交流对接。

新赛道体系加速迭变、深刻调整、焕新升级

《中国新赛道体系报告2025》显示,2025年新赛道体系已形成6大方向、28个主赛道和103个新赛道。对比2024年,新增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出海经济等3个主赛道,新增具身智能、低空智联网、Web3.0、6G、光通信、智能电控、数字云检、先进封装、先进基础材料、精密科研仪器等10个新赛道。同时,调减智慧物流和新电商等2个主赛道以及同城配送、网络货运、垂直电商、社交电商、时尚电商、网络社区、互联网医院等7个新赛道,“人形机器人”纳入具身智能新赛道。

2025GEI新赛道体系图谱

报告指出,自2021年第一次发布中国新赛道体系以来,6大方向赛道呈现不同迭变趋势。社会、民生、商业方向的新赛道调整与演进并行,商业方向主赛道大幅整合,由2021年的22个整合至2025年的9个;民生、社会方向略有调整,由12个整合至10个。产业、数字、科技方向的新赛道裂变与扩容加速,产业方向主赛道增长最多、净增15个,科技方向主赛道增幅最大、增长127%,数字方向主赛道由9个增长至20个。

聚焦年度十大潜力新赛道

本期报告聚焦、分析了生成式AI、具身智能、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脑机接口、6G等十大年度新赛道,从技术突破、应用场景、赛道力量、资本聚焦、赛道格局等五个方面对各大新赛道的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报告发现,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突破成为赛道涌现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人工智能加速裂变,与千行百业跨界融合,重塑产业生态。场景通过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验证环境,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跑通商业模式。以新物种企业为代表的多元主体竞逐新赛道,为赛道迭代更新注入新活力。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国有资本加速入局,为赛道带来新动力。国内各个区域加力发展新赛道,新赛道已成为区域开辟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

报告揭示了热点赛道领域的新现象。如在生成式AI领域,我国已处于全球领先队列,正从“AI四小龙”主导的AI 1.0时代,进入到“AI六小虎”引领的AI 2.0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路线由“大力出奇迹”的“规模法则”逐步向“小力也可出奇迹的”算法效率转变;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商业航天赛道发展重要力量;国家层面低空经济组织架构密集搭建,国家发改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工信部成立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中国民航局成立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脑机接口仍处于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漫长爬坡期,投资机构对于脑机接口的投资态度趋于谨慎等。

系统观察十个城市新赛道表现

本期报告关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广州、苏州、合肥、武汉、成都等十个城市赛道表现。从“赛道名片”和“赛道实践”两方面对城市赛道发展情况做出了描述和分析。报告发现,北京、上海、深圳赛道体系更为全面、赛道名片更加多元。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通用人工智能异军突起。南京未来网络在全国最早布局,创造了6G太赫兹实时无线传输10余项“世界第一”。广州打造低空经济“广东样本”,eVTOL、低空导航与定位等细分领域技术优势突出。苏州在创新药研发、创新医疗器械、基因科技等领域优势突出,健康之城“走在前”实现“新突破”。合肥构建形成“一院三平台”量子信息基础研究体系,建设全国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武汉建设全球最大的三“光”基地,“中国激光第一城”享誉世界。成都《哪吒2》《王者荣耀》成为全球爆款,数字影游展现更多“成都制造”。

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接受央视等媒体采访

新赛道未来可期

新一轮科技革命呈指数级增长,不断生新的技术和应用场景,将推动涌现更多新赛道。例如,人工智能技术超越单一应用,正加速向多方位拓展深化,“AI x”将成为新赛道加速器;生物技术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并与信息、材料等技术高度融合,“BT+”有望催生器官芯片、生物传感等新赛道;新能源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NE+”将在交通、工业、家庭等场景孕育更多绿色新赛道;原子级制造将成为制造和材料领域的必然趋势,有望在信息技术、生物医学、未来能源等方向开辟若干新赛道。

在探讨江苏如何把握新赛道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时,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长城战略咨询董事长武文生指出,江苏省尤其是南京市在发展新兴产业赛道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基础。他告诉记者:“第一,江苏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第二,产业体系完备,科教创新资源丰富,特别是优质人才储备充足,这为新赛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江苏省在新赛道制度供给方面开展了诸多先行先试探索,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武文生提出三点建议:“其一,重点布局具有江苏及南京特色的优势赛道,如机器人、新一代信息通信、创新药物研发等领域; 其二,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升级,重点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其三,聚焦未来产业,发挥江苏在6G网络、生物医药、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优势。这些领域都是江苏及南京在新赛道竞争中的核心优势所在。”

面向未来,区域加快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新赛道,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洞察研判科技发展大势,深度挖掘地方特色基因,积极开展超前谋划,加快打造赛道名片,引领构建体现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区域发展新赛道的重要途径。(金杉)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