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上午,中国老龄协会在北京正式发布2024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此次发布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精神,通过对全国涉老案件的深度研究,为老年人权益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为全面深入掌握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开展了2024年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研究。研究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公开文书资源进行案例筛选,并向各级法院、科研院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广泛征集典型案例。经权威专家严格评审与推荐,最终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予以发布。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三大显著特征。研究显示,2024年全国涉及老年人案件数量呈增长态势。其中,民事案件占比较高,主要涉及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法律纠纷,多与财产、合同、婚姻、继承等日常生活问题相关。民事涉诉风险主要集中在民间借贷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和买卖合同纠纷等方面。涉及老年人行政案件则主要集中在房屋征收、拆迁、规划等城建类案件。刑事案件中,老年人作为受害人的案件多为诈骗和盗窃,其中保健品会销、收藏品投资诈骗以及“亲情诈骗”等传统诈骗屡禁不止,利用网络技术、AI技术等新型涉老诈骗案件也有所增长,为老年人的“数字防护”敲响警钟。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老年志愿者权益保障、老年人再就业法律纠纷、老年人网络消费、自动扣费、老年人监护权及新型涉老诈骗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教育意义。这些案例聚焦社会热点与焦点,通过深入的案例分析和以案释法,将进一步发挥警示教育的示范作用,引导广大老年人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推动有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促进全社会共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据了解,自2019年起,中国老龄协会已连续6年开展全国涉老案件研究,并相继对外发布警示教育案例和典型案例。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贯彻落实了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等法律法规,还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普法教育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