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三朗镇:渔光互补 助农增收

2025-06-03 10:55:11.0      来源:河青新闻网

水下养鱼、水上光伏发电,故城县三朗镇通过“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实现了传统水产养殖业与新能源产业的高效融合。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价值,增加了当地农户的收入。

在居召村,早在2017年,村民便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板,享受到了“阳光收益”。尝到甜头后,居召村不断扩大光伏铺设面积,100多户村民屋顶上以及村里的闲散空地都架上了光伏板,仅此每年每户村民就能有1万多元收入。

微信图片_20250602222911

2021年,故城县全域推进坑塘治理,居召村废弃多年的坑塘迎来“新生”。淤泥清理、护坡硬化、蓄水养鱼,这个坑塘彻底变了模样。如何充分利用坑塘,南方一些农村地区在水面上铺设光伏板,水中养鱼,水上发电,给居召村党支部一班人带来了发展新思路。

微信图片_20250602223208

2022年4月开始建设,不到一年,故城县唯一一座水上漂浮光伏电站建成。如今,这里清水满塘,水面上铺满了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水下养殖了鲤鱼、鲢鱼、鲫鱼等鱼,成为助力增收的“聚宝盆”。

微信图片_20250602223516

“一共17户村民入股集资,总投资240万元,装机容量800千瓦。”居召村党支部书记居福才说。光伏电站一年能发110多万度电,可节约标准煤2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2吨。闲置坑塘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双重收益。光伏电站在带来生态效益,同时还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微信图片_20250602223333

三朗镇韩庄村紧临清凉江,村里坑塘沟渠常年有水,2024年3月份该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在坑塘沟渠建起水上光伏,装机容量2.54兆瓦,年发电量500万度左右,发电收益达180多万。同时,还有养鱼年收益10万。

微信图片_20250602223202

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效应,近年来,故城县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打造水上发电、水下特色养殖的立体化“渔光互补”模式,实现渔业养殖与绿色发电的生态产业融合,助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为乡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许晓鹏 齐红雨)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