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向全国推荐 住建部发布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

2024-08-22 14:19:17.0      来源:新华日报

8月21日,住建部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要求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江苏有6项经验做法被推荐。

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做法被肯定。据介绍,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实施“一水一电一气一消防”街区提升工程。更换排水管道1100米、改造落水井及雨水口200余个,沿线强弱电全部下地铺设、为237户居民免费更换老旧户内配电线路,架设燃气管道1050米、新增燃气用户230多户,设立1处微型消防站、消防器材提取箱5处。通过少量收储、置换,将闲置民居利用为木构制作、古琴传习等文化空间,街区开设助餐食堂、城市书房、家风展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通过“住得好”让原居民“留得下”。

在发挥遗产价值方面,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和宜兴市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的经验做法入选。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以具有水巷特色的传统街坊为主体,围绕建筑保护利用、特色街巷提升打造、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将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对街区内9条东西向贯通性街巷,结合其历史特色与文化底蕴,设计“书巷、画巷、儒巷”等不同主题,实现生活、文化、商业、旅游、社区良性互动与和谐相融。运用实景三维技术,将街区实体空间和数字空间相融合,打造数字孪生信息平台,公众可通过苏州城市生活服务APP在线浏览20余处保护建筑的三维实景模型,实现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古城风貌,享受“可观、可感”的线上文旅体验。

宜兴市蜀山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则搭建了紫砂产业活态发展平台。保护传统紫砂工艺发源地的生产场所和场景,最大限度保留不同时期的紫砂工业遗存、遗迹,活化利用紫砂名师故居、名店旧址为紫砂工作室和展厅,吸引年轻陶艺工作者回流创业,持续哺育紫砂匠人和陶工,支持紫砂人以现代的“前店后坊”形式兼容经营陶艺工坊和大众休闲业态,借助电商推动产品外销,促进紫砂产业升级,既能“留下来”又能“走出去”,实现传统产业和生活的活态传承。

在创新制度机制方面,江苏有3项好做法入选。比如,江苏省苏州市印发《苏州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保护更新防火技术导则(试行)》,通过划定防火控制区、防火组团、消防道路等方式筑牢街区“防火墙”。江苏省扬州市编制《民房整修与保护技术导则》,完善建筑修缮技术指引与激励政策。

江苏还在工程计价方面,发布《关于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计价有关问题的公告》。在充分考虑保护要求、施工难度的前提下,明确街区改造工程所涉及的多个专业分类标准和计价依据适用原则、调整施工的人工耗用量和管理费标准、增设特殊施工措施列项、补充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并测算相关费用标准。《公告》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项目编制估(概)算、施工图预算以及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南京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苏州姑苏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美化提升综合整治项目、扬州广陵路改善更新项目等工程项目的计价中得到运用,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工作提供计价助力。(白雪)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