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南刘纪:用文化提升村庄品位

2025-02-08     

正月初九夜里,一夜大风把树叶、纸屑刮到了兴化市戴南镇刘纪村的巷道里。74的老奶奶叫华川珍大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帚把自己家门口及附近的垃圾扫起来,倒到垃圾桶里。“只有大家都把家门口扫干净了,整个巷道才能清爽。有的时候邻居家去走亲戚了,我就帮他们扫一下,这墙画上都说了,邻里互助嘛!”老奶奶用朴素的语言讲了一个“大道理”。

华川珍老奶奶在清扫垃圾。

村党总支书记章正托说,这里是刘东自然村的一条古巷道,原先墙上斑迹驳驳,村里在这里绘制了10幅墙画,将村规民约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作用。

章正托认为,要提升村庄环境整体水平加强硬件是必要的。他们分为四大块建立健全村庄长效保洁机制:巷道村民自家门前包干与专职保洁人员相结合;在河道环境保洁方面,投入了 3 条人工保洁船和 1 条机械保洁船,保持正常作业,对河道内的垃圾、杂物等进行全面清理;公路环境保洁,新增了 1 台扫地机,专门用于公路的保洁工作。这台扫地机能够高效地清扫公路路面,清除灰尘、落叶、垃圾等杂物,保持公路的整洁;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要求企业做好厂区内部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厂区干净、整洁。

新购置的扫路机在工作。

刘纪村拥有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水美乡村、江苏省老年友好型社区、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等13项荣誉。在开展创建这些荣誉称号的过程中,村党总支、村委会因地制宜建起了20多个固定的“微景点”,提升村庄环境的文化品位。

孩子们在生态停车场健身区内嬉戏。

刘纪村有320多户人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经商。每到节日回乡停车成了一大难题。在村庄环境整治的过程中,村里利用原来的废地建起了4个生态停车场,有200多个停车位。在村中心停车场一侧,安装了健身器材,原是水泥方格路面,下雨时容易打滑,村里决定换成人工草坪,成为人们锻炼身体的“微景点”。

尊老敬老宣传栏。

在村西大河边,矗立着一个“微景点群”,尊老敬老的宣传栏、垃圾分类“彩色垃圾桶”、环境卫生的宣传栏......常有老人们捧着早饭碗站在画前“讨论谁家子女最孝顺问题。” 

刘西自然村的农民憩园。

在刘西自然村有一块废地,一度时期成为“垃圾集散地”。在创建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的过程中,村里再次建起了一个绿色“微景点”,与一边挂着红灯笼的小桥连成一体。春风里,憩园的花草散发着阵阵清香。

盛悦公司内的“微景点”。

清水环绕着亭角,山石簇拥着绿树,“山羊”“放牧”在草坪......这是位于刘纪村的在泰州盛悦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内,一个栩栩如生的“微景点”。章正托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有全局观念,绝不单是村庄建设。在参与创建兴化市全国文明城市中,村党总支引导全村80多家民营企业打造绿色工厂,建设美化环境的“微景点”。

警保随行活动现场。(资料照片)

为了向村民普及交通知识,刘纪村还与交警、保险部门共同举行 “警保随行·美丽乡村行活动”, 现场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的两位女交警提出的问答题话音刚落,10多位老大爷、老奶奶立即举手抢答,答对的喜滋滋地领取了一个小奖品茶杯。

党总支书记章正托是志愿者成员。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七位村干部的座位椅子上,都挂着蓝色和红色的志愿者马甲。刚刚从环境整治现场赶回办公室的章正托说,村庄环境长效管理要抓住两个环节,一是党员干部的带头,全村476个志愿者中,有50多名是党员和团员,平时正常参加活动。二是要以为民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近几年刘纪村新建通村公路2500余米,通村大桥3座,全面完成村庄巷道的硬质化浇筑,对村庄主要河道进行硬质驳岸,全村安装 LED路灯 180盏,投入近20万元。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河道管护与保洁,对全村每条河道按区域全部落实到人,负责日常保洁,确保水面无水草无漂浮物,真正达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要求。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全村投放环保垃圾桶 120多只,做到日产日清。先后兴建了阳光宴会厅两处,建筑面积达600余平方米,村民红白事在家门口就能举办,总投资达130余万元。建起了“百姓大舞台”和固定的电影放映点。

刘纪村百姓大舞台。

(袁开建  王晓荣 )

责任编辑:夏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