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医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劳动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的号召,充分发挥专业资源优势,于近期面向周边中小学开展“专业劳动教育开放日”活动。通过开放动物标本馆、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特色教学场所,以科技化、场景化形式为青少年打造职业启蒙与劳动实践新课堂,既提升学院大学生专业素养,又赋能青少年成长。
标本馆探秘:触摸生命的科学脉络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场馆,标本馆以“生命科学探秘”为主题,系统展示了涵盖家畜、宠物、野生动物等类别的千余件教学标本,成为一堂生动的“无声课堂”。师生志愿者带领中小学生参观标本馆,借助陈列标本向其讲述兽医学科的历史,传授动物医学知识,传递大国三农情怀,使其理解兽医在维护动物和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关键作用,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一颗振兴三农的种子。
虚拟仿真实验室:科技重塑职业劳动新体验
在虚拟仿真实验室内,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VR兽医职业体验课。”学生们戴上VR眼镜,进入高度仿真的动物手术环境,化身“动物医生”,沉浸式模拟宠物犬绝育手术、奶牛接产等操作场景。通过手柄交互,参与者可自主完成器械选择、组织分离、缝合等步骤,系统实时反馈操作评分。此外,实验室还开发了“动物解剖结构拆解”“畜禽疾病诊断”等交互模块,以游戏化任务引导青少年在虚拟实践中理解专业劳动的技术逻辑。动物医学院教师武博士全程指导,她提到:“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让中小学生初步体验兽医职业的劳动场景,既培养动手能力,也传递了敬畏生命、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劳动教育新范式: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此次活动是动物医学院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学院依托动物医学专业优势,将高教资源转化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素材,通过开放实训基地、开发职业体验课程等方式,构建“职业启蒙+劳动实践”育人模式。中小学生在解剖标本观察中感悟生命科学的严谨,在虚拟手术操作中体会技术劳动的精密,逐步形成“劳动创造价值,专业服务社会”的认识。
在参观和体验过程中,中小学生积极与志愿者师生互动交流,提出各种问题。师生志愿者耐心解答中小学生的疑惑,并分享了他们在动物医学领域工作、学习、实践经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动物医学院的兴趣,也为他们未来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未来,动物医学院将持续开发特色研学主题和科普活动,打造“专业赋能劳动教育”品牌项目,为更多青少年提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实践机会,使其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旅有所感、行有所获,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推动我国兽医事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王惠文 范建军)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