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建院八十周年,传承红色医疗精神,构建“党建引领、服务惠民、发展提质”的良性生态,5月8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离退休党委、门诊党支部以“医心绘乡图,医路同前行”为主题,通过健康义诊、专题讲座、急诊科学科建设、手术指导、出院患者家访、红色实境教育等多种形式,由离退休党委党委书记石西洋带队,市一院“银发红医”专家义诊团、部分临床科室专家,门诊党支部书记王菁、支部纪检宣传委员陈桂莲、支部党员代表、积极分子、高层次人才等走进盱眙县黄花塘镇,激励全体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发挥余热践初心
银龄再续医者情
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离退休党委党委书记石西洋带领下,市一院“银发红医”专家义诊团及部分临床科室青年专家走进盱眙县黄花塘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义诊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前来咨询和寻求帮助的群众络绎不绝。许多居民表示,平时去大医院看病不仅路途遥远,而且挂号难,这次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们来这里开展义诊活动,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真是太方便、太贴心了。义诊中,黄花塘镇中心卫生院张楠楠院长带领石西洋书记一行参观了医院,对下一步两院间的学科合作帮扶进行深度交流和展望。
此次派出的专家团队阵容强大,涵盖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妇科和医学影像科等多个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银发映初心,仁心暖四方,此次银医团义诊行动,不仅是一次跨越年龄的医者接力,更是一场初心与使命的双向奔赴。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为老百姓们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党建红映急诊绿
守护生命第一线
在健康义诊火热进行的同时,在盱眙县黄花塘镇中心卫生院大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进基层”专题健康讲座正在进行。来自市一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韩香、护士赵谦、伤造口门诊副主任护师李旭然,开展急救知识培训-《ECPR:是妙手回春之术还是奢侈的安慰剂?》和《急性烫伤的处理》,韩香主任和赵谦护士还走进急诊医学科和120急救点开展急诊医学科学科建设指导和120急救点的工作交流,为卫生院基层医护送上“急救技能包”。
此次行动是我院门诊党支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缩影。未来,支部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促进基层急诊急救体系建设,让党建红心照亮更多生命通道,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硬核守护力。
红色守护“生命线”
家访续写医患情
结束卫生院的健康义诊、专题讲座活动后,门诊党支部支部书记王菁带领支部党员即刻奔赴盱眙县黄花塘镇达连庄出院患者李某家中,开展“服务零距离爱传千万家”爱心家访活动,为患者送上送上慰问品、关爱和祝福。患者李某3月份因垂体瘤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垂体病损切除术手术,目前处于术后恢复阶段。家访中,党员医护化身“健康管家”,用专业与温情点亮康复希望,将党的温暖送到患者身边。主诊医生王彦平主任与患者亲切交流,详细询问有无激素紊乱、视力障碍等术后常见问题,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给予专业指导。患者表示术后一个月视力即恢复正常,激动地说:“你们医务人员定期就打电话给我,关心我术后恢复怎么样了,还手把手教我补充激素的方法,真是比亲人还周到!”此次行动是医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推进“手术-康复-生活”全周期管理,让党建红心照亮更多患者的生命之路。
战地医灯照古今
铁军精神铸仁心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为民情怀,在中心卫生院义诊、家访活动结束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离退休党委、门诊党支部奔赴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开展“战地医魂照初心”沉浸式红色教育主题活动,通过文物对话、实景体验,将烽火岁月中的战地医疗精神转化为新时代健康守护的奋进力量。
在纪念馆展厅内,党员们跟随讲解员穿越时空长廊:锈迹斑斑的手术器械、泛黄的战地医疗手册、复原的草棚医院场景,无声诉说着新四军卫生员在枪林弹雨中“马背行医”的壮举。展厅内,新四军卫生工作专题展区令在场的年轻党员医生驻足良久:“相比当年用竹片当镊子、用门板当手术床这种极限条件,我们应该时刻珍惜新时代医疗资源,更要精进技术服务百姓。”
此次教育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更是一次医者初心的再觉醒。党员们纷纷表示,要将铁军精神融入血脉,在提升诊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中彰显新时代红医风采,让红色基因在白衣征程中永续传承。
初心如炬,使命如磐。此次系列活动的圆满收官,不仅是一次党旗引领下的惠民实践,更是一场红色基因与医者仁心的深情对话。从义诊台前的细致问诊,到病房内外的暖心守护;从红色教育基地的初心叩问,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守望,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党员以躬身力行诠释了“白衣战士”的时代担当。未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将持续深耕“党建+”模式,让为民服务的触角更深、更广、更暖,以守护生命的赤诚与精进,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新的红色医篇!
责任编辑: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