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数智中国>

2025年西安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暨文明工地现场工作会召开

时间:2025-10-24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10月24日讯 今天上午,2025年西安市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暨文明工地现场工作会在西安太古里商业综合体项目举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有效展示智能建造与文明工地建设成果,交流先进经验,持续推动全市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行业新质生产力。 

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江华在致辞中指出,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智能建造,是推动建筑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变、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她强调,发展智能建造必须与文明工地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绿色、精益建造水平。目前,全国已稳步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三年,正在组织对24个试点城市和32个省级主管部门开展评估。希望西安市在推进智能建造过程中,打造安全、绿色、智慧的现代化施工现场,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副厅长李卫军致辞强调,本次活动是陕西省住建领域服务国家战略、推动行业转型的重要展示。他指出,陕西已将智能建造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西安市在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中发挥的“领头雁”和“排头兵”作用,其取得的成绩为全省探索了路径、贡献了经验。希望西安未来发展在“深融合”上再闯新路,推动智能建造与“一带一路”市场深度融合,标准、技术协同出海;在“强链条”上再作示范,巩固壮大产业集群,筑牢人才根基;在“出经验”上再立新功,系统梳理推广“西安经验”,贡献更多“西安智慧”和“三秦方案”。

“碑林区作为西安市中心城区的核心文化功能区,正积极探索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业深度融合。在推进智能建造过程中,碑林区特别注重文明工地建设,要求各项目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绿色施工、安全管控和文明管理。在历史街区更新、文物保护修缮等重点领域,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的应用,既保护了历史风貌,又提升了工地文明水平。”碑林区副区长董鹏讲话表示,“未来,碑林区将进一步完善智能建造与文明工地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造更多示范项目,为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表率。”

西安市副市长、市住建局局长解宁元讲话指出,通过持续完善政策标准体系,全市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建设总产值4330亿元,产业规模初步形成,现有15家百强级建筑业企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他要求,下一步要紧抓全市重大项目投资建设机遇,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动行业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按照全产业链思路推动产业集聚,支持骨干企业立足本土、开拓外部市场,通过"走出去"反哺本地产业升级;强化协同联动,立足资源禀赋研究支持政策,共同推动建筑业提质增效。强调要将文明工地建设要求深度融入"1+6+N"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发展框架体系,实现智能建造与文明施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活动中,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西安市智能建造与文明工地建设成果宣传片,直观感受了试点工作带来的深刻变革与丰硕成果。中建四局西北公司、陕建集团等企业负责人作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重点分享了在推进智能建造过程中加强文明工地建设的实践经验。会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在西安太古里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了智能建造与文明工地示范项目现场观摩,该项目在智能化应用、绿色施工、安全文明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做法获得一致好评。

据了解,自2022年获批试点以来,西安市智能建造观摩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今年工作会首次将智能建造与文明工地建设深度融合作为主题。在主会场会议之后,将围绕西安市最高水平智能建造成果和文明工地管理经验开启为期7天的集中展示。期间,各相关项目将向行业全面开放,集中展示在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智慧运维以及文明工地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技术、装备、管理模式和典型案例,特别突出智能建造技术在提升工地文明水平方面的创新应用。

现场,国家部委、省、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区县、开发区住建部门负责人,相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代表,智能建造产业链骨干企业负责人及媒体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现场工作会。此次活动标志着西安市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产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创新文明工地建设模式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必将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为谱写西安市乃至陕西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图文:王心怡)


【责任编辑:葛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