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数智中国>

以红育乡展新颜,文旅融合促振兴——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探讨

时间:2025-11-0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与奋斗精神,是历经岁月沉淀的璀璨瑰宝;乡村振兴,承载着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一环。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红色走读团队制定出一条跨越大半个江西省的专属红色旅游路线,利用su模型软件设计“红色文化主题广场”原创3D模型。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创新范例,为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提供有益参考。

一、红色为墨,绘就乡村精神底色

(一)赓续红色血脉,凝聚乡村发展合力

红色文化蕴含的坚定信念、无私奉献与顽强奋斗精神,恰是乡村发展所需的强大精神动力。江西,作为革命摇篮,留存着南昌八一起义的烽火记忆、三湾改编的伟大转折以及井冈山革命斗争的星星之火。这些红色历史,是乡村宝贵的精神富矿。在乡村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能让居民深入了解家乡的红色过往,激发爱国情怀与家乡自豪感。这种情感认同将村民紧密相连,转化为建设乡村的实际行动。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弘扬红色风尚,涵养乡村文明新风

红色文化倡导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等价值观,是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的重要源泉。通过举办红色文化主题讲座、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能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江西红色文化主题广场的拱形文化墙,融入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元素,墙背面详细介绍红色文化知识。村民在日常参观学习中,能够受红色精神熏陶,逐渐养成文明礼貌、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文旅作笔,勾勒乡村经济蓝图

(一)串联红色景点,激活乡村经济潜能

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红色走读团队规划的红色旅游路线,串联起南昌、宜春樟树、吉安、赣州等地的红色景点。这些景点凭借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乡村依托红色旅游路线,发展配套产业,如开办农家乐,让游客品尝地道乡村美食;打造特色民宿,提供舒适住宿体验;销售特色农产品,增加村民收入。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为例,红色旅游兴起后,当地乡村的餐饮、住宿、手工艺品制作等行业蓬勃发展,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繁荣。

(二)塑造红色景观,提升乡村旅游热度

“红色文化主题广场”的3D模型设计独具匠心,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拱形文化墙、红色水文化广场等景观,将红色文化与地域特色、学科专业深度融合。在实际建设中,这些红色文化主题景观将成为乡村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红色水文化广场融入江西红色文化和水利特色,雕刻长征精神等红色文化标语,既丰富景观文化内涵,又展现乡村独特魅力。特色红色景观让乡村在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游客,带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经济支撑。

三、协同发力,探寻融合创新之路

(一)教育产业携手,打造红色文旅链条

推动红色文化教育与红色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一方面,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开发多样化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吸引学校、企业开展研学活动。学生和企业员工在乡村学习红色文化、感受乡村魅力,提升红色文化影响力。另一方面,围绕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纪念品;打造红色主题餐饮住宿,让游客在享受服务的同时体验红色文化。乡村与周边学校、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培养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兴趣,为红色文旅产业储备潜在消费者。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红色文旅产业,通过培训提升服务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实现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深挖文化内涵,创新红色文旅形式

除打造实体景观和发展配套产业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创新文旅活动形式至关重要。乡村可结合当地红色历史,举办红色文化节、红色主题演艺活动。组织村民和游客共同演绎红色故事,让游客深入了解红色历史;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增强游客参与感和体验感。根据不同季节和节日,推出特色红色文旅活动,如春节举办红色主题庙会,将红色文化与传统民俗相结合,吸引游客在不同时段前来游玩。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红色文旅产品供给,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升乡村红色文旅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破局前行,开启乡村振兴新篇

(一)加强人才建设,全面提升服务品质

当前,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面临资源整合不足、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加大对当地村民的培训力度,举办红色文化知识、旅游服务技能等培训班,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和服务水平,培养一批懂红色文化、会经营管理的乡村旅游人才。另一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部专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与高校、旅游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为乡村输送专业人才,全面提升乡村红色文旅产业服务品质。

(二)优化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发展布局

加强资源整合和科学规划,是推动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专门协调机构,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制定统一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打破地域限制,将分散的红色景点串联成线、连点成片,打造特色红色旅游线路。加强对红色文化主题广场、景点建设的指导,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优化资源整合和科学规划发展布局,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红色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红色文化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是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江西水利电力大学红色走读团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攻克发展难题,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江西水利电力大学 谢应兵 申林生)

【责任编辑:】
返回顶部